发布日期:2024-09-09 17:54 点击次数:133
1955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为十大元帅授衔。其中,彭德怀元帅虽说参加革命最晚,但在十大元帅中却高居第二位,这当然要归功于他一生驰骋沙场立下的丰功伟绩。
然而彭德怀逝世后,举办追悼会时,面对这样一位为新中国诞生立下汗马功劳的革命先驱,众人却不知如何书写他的悼词。
时至晚年,彭德怀元帅饱受疾病困扰,并于1974年11月29日溘然长逝。
4年后的追悼会上,最后是邓小平同志接过了为他写悼词的任务,为彭老总的一生进行了总结,肯定了他的卓越贡献。
关于彭德怀战功、履历的记载多如牛毛,但通过一些琐碎日常,我们仍能窥见他私下里令人敬重的一面。
那么,战场上的彭老总,是那个“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战神。私下里的他又是怎样一个人?邓小平在彭德怀的追悼会上,写下了怎样的一篇悼词?
相互倚重的彭、邓二人
全面抗战开始后,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也提上日程。随后工农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原本担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的邓小平、担任红军前敌总指挥的彭德怀,以及中共中央大批干部领导,纷纷离开了之前的职位,被重新安排到新改编的八路军任职。
彭老总任八路军副总指挥,邓小平主席则是成为了政治部副主任。
原本分散在各支队伍中的共产党核心领导们,现在聚到了一起,也给了众人相互接触和了解的机会。
此前,彭德怀元帅与邓公并未在一起工作过,双方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不过,彭老总素来对邓公的政治工作能力非常赞叹,邓公也对彭老总的军事指挥才华深感钦佩。现在终于有了并肩作战的机会,两人都很兴奋。
在抗战中,彭老总主要负责在前线统帅大军,用兵作战,邓公则更倾向于政治工作,二人配合得天衣无缝。
1939年,全民抗战进行得如火如荼,可图谋不轨的国民党军队却始终没有将注意力全部放到抗战上面,妄图抵抗日军侵略的同时,也找机会消灭共产党的军队。
这年冬天,国民党部队便借着与日军作战为由,公然向我军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发起攻击,一时间我军危机万分。
事情发生后,八路军指挥部快速做出反应,彭老总指出可以由邓公出面,从东边对来犯部队发起进攻。
毕竟当时国共双方处于合作时期,倘若我方前线指战员直接参与对国民党的战斗,事后的统战工作难免会受到影响。
可是由邓公这位政治部主任出面领兵作战,届时就会减少很多麻烦。正如朱总司令所言:“这次我们都不参与,让小平自己干,到时候我们好说话。”
邓公也并未让大家失望,他先是指挥十三个团兵力,对国民党朱怀冰部予以了沉重打击。
而后又通过政治智慧,成功争取到了国民党孙殿英部的中立,从而保证了这次战斗的顺利。
1939年以后,日本人在华北地区提出了一种“囚笼政策”。
就是实施所谓的“铁路为主、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计划,妄图以控制交通要道的方式,切断华北地区八路军之间的联系。
为此,八路军指挥部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开始筹划起相应的破解之法。
彭老总提出了一种“以破坏敌人交通线路”为主要目的的快速破袭战斗方法。
这一举措受到了邓公的支持:“我看这个方法可行!”
这并非是对彭老总的恭维之词,邓公回去之后就开始操练起来,准备将彭老总的战斗方案落到实处。
事后,这一方法取得了显著效果,后来的百团大战就多次利用了这种战斗方法。
邓公一脸钦佩的对身边的人说:“彭老总这步棋太好了,真不愧是大军事家!”
邓公与彭老总的革命友谊,从战争年代一直持续到了建国后。在和平年代的工作中,二人也总是互相倚重。
朝鲜战争结束后,周总理本来想推荐彭老总出任军委总参谋长的位置,这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不过彭老总本人却推荐了邓公,他认为总参一职不比战场中的总司令,要面对的事务太多。
他担心自己难以胜任,于是便把这样一个如此重要的职位推荐给了邓公,可见彭老总对邓公的信任和倚重。
除了工作上的密切交集,彭、邓二人在生活中的关系也很密切。
根据邓公女儿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的记载:
彭老总当年在太行山八路军总部时,一直与我父亲在一起工作。
彭老总夫妇没有孩子,我们家小孩子很多,彭老总每次见到我,就会开玩笑将我过继给他们。
后来只要见到彭老总,我都会吓得往爸妈身后躲。
彭老总与邓公之间的交情可见一斑,这不光是因为二人在几十年革命斗争中,携手并肩沉淀下来的革命感情。
还在于彭德怀元帅在工作时、在战场上、在日常中的每一件小事折射出的伟大光芒,吸引了同样卓越优秀的邓公,二人相互扶持、相互倚重,成为一生的莫逆之交。
琐碎平常中见伟大
彭德怀,1898年出生于湖南一个贫农家庭,深受帝国主义侵略和迫害的他,年纪轻轻地就立下了富国强兵的伟大理想。
自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便正式投身革命事业。
在往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建国后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彭德怀始元帅终奋战在战火前线。为新中国的成立、革命事业的成功立下了丰功伟绩。
彭老总自身的军事才华不必多说,每逢人夸奖他时,他总会将功劳推倒战士们身上,认为是战士们的付出和牺牲成就了革命战争的胜利。
所以在对待自己手下的士兵方面,彭老总真正做到了“爱兵如子”。
抗美援朝时期,朝鲜半岛的艰苦条件众所周知,尤其是到了天寒地冻的冬季,战士们常常冻得晚上睡不着觉。
那时候,彭老总在战场上的居住情况也并不理想,到了冬天也要挨冻。
后来朝鲜方面送来了一个大电炉,到了晚上电炉一发动,彭老总屋子里顿时就会暖起来。
不过电炉只有一个,彭老总就会等到旁边警卫排战士们睡着之后,悄悄将电炉朝向隔壁战士们的床位。
有时候彭老总工作到深夜,不便搬动电炉,也会把自己的被子、军大衣、行军毯一个个盖到战士们的身上。
百团大战中的彭德怀
1956年秋天,彭老总到青海一带视察负责转运物资的兵站。
到达驻地后,彭老总没有视察物资转运情况、没有要求将士们列阵以待巡视,而直奔战士们的宿舍和食堂,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
他摸着战士们薄薄的棉被,望着住所上方时不时洒下来的尘土,一脸关切地问道:“战士们住在这样的环境中,晚上会冷吗?”
“冷啊,这房子不挡风、不挡沙,早上起来屋里都会结一层霜。”干部们如实回答。
闻言,彭老总当即表示:“一定给大家解决实际问题,防寒物资在入冬前肯定会送到!”
回去之后,彭老总立刻让有关部门为战士们配发了棉被、皮大衣、火炉等御寒物资。
彭老总对战士的关心从来不是嘴上说说,而是总能落到实处,这也是彭老总深得战士们拥护和爱戴的原因。
彭老总对待战士们总是非常关切,也很慷慨大方,然而对待自己却十分苛刻,战争年代形成的艰苦朴素作风,被他保持了一生。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彭老总作为支援军总司令兼政委,同时还是中朝联军的司令员。
然而不管身份多么重要,彭老总仍然坚持着早年革命年代的艰苦作风,将指挥部设在了一个山沟里。
这与将司令部设在日本东京繁华市区的联合国军统帅麦克阿瑟,形成了截然相反的场面。
彭老总的指挥部是由原先挖矿时留下的坑洞改造而成。
洞内修整后倒也算宽敞,只是太过潮湿,四壁不断渗水,冬季还会结冰,住在里面自然酷寒无比。
后来国内文联组织远赴朝鲜慰问前线战士,一行人参观了彭老总的指挥部。
看到统帅百万大军的彭老总就居住在这样简陋的山洞中,工作条件如此艰苦,众人无不深受震撼。
不久后,得知情况的朝鲜军队主动派来一个工兵连,想要改善一下彭老总的居住环境。
结果彭老总只让人修整了一下外围的板棚和周围警卫排、通讯人员居住的房子,自己的下榻之处没有丝毫改动,艰苦朴素的作风可见一斑。
不光是在战场上,生活中的彭老总同样保持着良好作风。
从朝鲜战场回来后,有关部门提出给彭老总换一辆新的代步车,遭到了彭老总的拒绝。于是警卫员就把新车的好处和优点一一说给彭老总听,试图让彭老总动心。
结果彭老总丝毫没有停进去:“世界上好的东西多了,总不能什么东西好都搞过来自己用吧?”
于是换新车一事就此被搁置了下来。
平日里,彭老总一家的生活也十分简朴。家里剩下的饭菜,彭老总绝对不允许倒掉,总是留到下顿接着吃;屋里的家具,只要还能用,旁人就别想给他换新的。
到了必须要花钱添置东西的时候,他也会选择最实惠、最经济的。
彭老总一生立下过不知多少汗马功劳,我们常常因为这些辉煌战绩而忽略他在其他方面的优秀表现。
通过彭老总日常中的些许琐事可以发现,即使褪去一身荣誉,他也仍然不失伟大。
也正因如此,让彭老总赢得了中共中央同志们的一致高度评价,尤其是曾经与他并肩作战过很长时间的邓小平主席。
邓公为彭老总改悼词
彭老总将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可惜的是命运并没有眷顾这位为了祖国和人民殚精竭虑一辈子的老人。
到了晚年,彭老总年轻时落下的老毛病开始复发。
从1972年开始,彭老总的身体开始江河日下,先是排便次数明显增多,一天要去好几次厕所,后来又开始出现便血、患处作痛的情况。
对此,彭老总一开始根本没有在意,因为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就得过直肠炎,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再加上此时的彭老总心思根本不在身体上,对于病痛也就能忍则忍,没有去医院做检查。
可他没有预料到的是,这次的病重情况远比他想象的要严重。
彭老总的病情持续了大半年时间,期间非但没有出现彭老总期待的好转,反而一天比一天严重。
直到1973年4月,此时彭老总因为病痛的折磨已经到了近乎生活无法自理的地步。
不久后,他在大便时出现大出血,远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严重。没办法,彭老总只能将情况如实告诉外界。
之后,彭老总就被送到了北京301医院做检查。肛肠科专家经过会诊后做出结论:彭老总直肠左壁长了一颗肿瘤,已经到了晚期,便血的原因就是肿瘤发生了破溃。
医生给出的建议是手术治疗,但一开始彭老总说什么也不愿意。
时间来到4月18日,彭老总一天时间内三次出血,病情已经到了非常危急的时刻。
后续几天时间,医院不断与彭老总交涉,想要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直到4月25日彭梅魁的到来,才让彭老总妥协。
彭梅魁虽说不是彭老总的女儿,但却是他最喜欢的一位后辈,是他弟弟彭金华的女儿。她12岁时,父亲彭金华同志便被国民党特务残忍杀害。
战争年代由于彭老总连年征战在外,所以直到1950年彭梅魁才见到这位举世闻名的军事家伯伯。
彭德怀与彭梅魁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彭梅魁都跟在彭老总身边生活,并受到彭老总的影响,投身到新中国建设中。
当彭梅魁见到躺在病床上的伯父时,忍不住哭出了声。
她无法相信,那个曾经在战场上统帅百万大军的“战神”,有一天会被病痛折磨成这个样子。
还没等彭梅魁说话,彭老总就先开了口:“我知道你想让我做手术,可是伯伯不想做。”
彭梅魁没有说话,就这么泪眼婆娑地看着彭老总。良久之后,彭老总叹了一口气:“伯伯知道你是医生,这个手术我一定要做吗?”
彭梅魁握着彭老总的手,点了点头,彭老总最后还是听从了侄女的话,接受了手术治疗,虽然暂时保住了一条性命,但面临的似乎是更大的折磨。
手术之后,他的生活质量开始直线下降,常常需要忍受着全身的剧烈疼痛和抽搐。
有时候疼得实在忍受不住,他便拿头往墙上撞,甚至要求门外的警卫员“给自己一枪”。
1974年9月14日,忍受了两个多月病痛折磨的彭老总,突然间没了呼吸。
医生闻讯赶来,立刻对他展开抢救。
30分钟的抢救工作之后,彭老总再一次恢复了意识,但他的眼神当中已经没有了光彩,他知道自己又将被病痛缠身。
彭老总在沙场征战了一辈子,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见过,即便如此也被病魔折磨的死去活来,可想而知当时的病痛给彭老总带来了多大的痛苦。
即便如此,命运似乎也不想放过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
或许是癌细胞早已在彭老总的体内扩散,又或者是彭老总这几年来受了太多精神与肉体的惨痛折磨,手术治疗最终也没能挽回他的生命。
最终,1974年11月29日14时52分,彭德怀元帅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那个曾经带领百万雄师,从红军时期一路走来的新中国“军神”,静悄悄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1978年,时隔四年时间,彭老总的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
关于彭老总的悼词问题,治丧委员会的同志们一直拿不准意见,就连有着“解放军一支笔”的姚远方,也不敢轻易为彭老总写悼词,毕竟悼词关乎的是一个人一生的评价和定论。
最后,中共中央领导核心邓公站了出来,主动接过这项任务:“我知道大家的为难,我来修改彭老总的悼词吧。”
12月24日,彭老总的追悼会在八宝山如期举行,前来为彭老总送行的群众将墓园围的水泄不通。
追悼会上,邓公代表中共中央发表了对彭老总的悼词:
“彭德怀同志是我党优秀党员,党和国家杰出领导人。
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斗争中,彭德怀同志带领人民军队,南征北战、历尽艰险,为中国革命事业的成功、人民军队的壮大、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这篇悼词给予了彭德怀元帅最公正的评价,也寄托了邓公对老战友的哀悼和怀念。
结语
彭德怀元帅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中华儿女和中国历史,都永远不会忘记他为祖国和人民作出的贡献。
斯人已逝,后人除了哀思之外,更应该做的是继承先辈的遗志和未竟的事业。
相信现如今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不会让元帅失望,倘若他泉下有知,想必也可以瞑目了。